|
为了加深上大学子对新时代中国国情的理解,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2024年11月26日下午,“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五讲)暨上海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泮池研学 创新赋能”首场讲座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伟长楼举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成果》。 讲座结束后,生命科学学院参会同学在学院800a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专题交流研讨会,同学们围绕本次讲座内容以及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分享。此次研讨聚焦于新材料技术在推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学院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学术的平台。以此次讲座和研讨为契机,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感想: 今天有幸聆听刘昌胜院士关于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讲座,我深感震撼。刘校长不仅详细阐述了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关键领域的重要地位,还分享了诸多应用成果,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报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些重要材料是大国博弈的杀手锏,例如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受到国外材料出口的限制,导致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大的努力争取实现材料强国。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服务国家的决心。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将以刘校长为榜样,不断精进专业技能,努力在新材料研发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生命科学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肖吕耀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材料已成为推动基础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新材料更是国家博弈的杀手锏。新材料的基础支撑和先导引领作用被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虽然,我国近几年新材料领域高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我们作为生物领域的研究生,更要勇于创新实践,将新材料与生物组织相结合,研究设计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生物新材料。同时,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们也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即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无私奉献,对研究生而言,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跨学科合作和实践锻炼。 ——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常晓乐 材料的发展与进步促进着文明的前进与传播,它贯穿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古时期的石器、青铜器,到后面的铁器,近时代的硅片、半导体、超导体,以及现在处于前沿的生物医用材料、空间探索材料或者是出行所用的磁悬浮列车等材料,它的发展始终是在为人类的生活而服务的。从人类医疗方面出发,例如体内植入物相关的材料,金属钛、不锈钢、羟基磷灰石以及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能极大的提高心脏病患者、骨损伤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等疾病患者的生存指数和幸福指数,达到更好的治疗和修复效果。此外,刘校长的讲话中也谈到,无论是外国在材料上对我国的封锁与打压,我们国家始终在以高效且稳定的速度向前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生命科学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申贺 11月26日下午,参加了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五讲)——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成果的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刘昌胜校长主要从新材料概述、国家重大需求、国之重器中的新材料体系、未来新材料和展望六个方面做了报告。听了这个讲座我感触颇深。新材料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国之重器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航空航天的高温合金到深海探测的耐压材料,从高速列车的轻质结构材料到电子芯片的半导体材料,以及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与医药领域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的新材料,新材料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展望未来,我们需加大对新材料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我国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 ——生命科学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唐晓盈 美国“去中国化”,高端新材料技术已成为精准打压对象,受到垄断封锁。因此,卡脖子材料必须自主研发,未来需求的先进材料必须自主研发。而我们上海大学响应号召,第一个创立了国内材料基因研究院。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具有重要地位,突破新兴材料创作瓶颈,需要每一个科研人员努力学习,展望未来,沉下心做事,带着创新的精神钻研的精神在实验室深耕,打破外国的垄断和封锁。生物材料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医用材料更是面向人民健康的基础学科,作为生物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投入到实验中,为国家的材料研发付出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研发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助力中国从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进程。 —生命科学学院 2024级硕士研究生 詹晨馨 |